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

漫看游絲罥落暉

漫看游絲罥落暉
黄昏出園,見一如豆小之白蛛依懸於树上之蛛絲游向葉叢,瞬間不見。心中一動,得句曰:〈游絲罥落暉〉。旋返室上網,欲悉前人有此句否。果見南宋末年蕭璩有〈題汪水雲詩卷〉七律中有〈一笑游絲罥落暉〉之句。一時有感,遂歩其元韻,爰賦一律以寄近来懷抱焉。

〈戊戌寄懷〉
香海歌殘夕照圍,風高浪急雁西飛
山河赤染隨時变,狼虎蹂躝大夢歸。
池塘水淺多王八,爐峯霾厚雨紛霏。
愁來怕聼人間語,漫看游絲罥落暉。

付宋蕭璩〈題汪水雲詩卷〉詩如下。
璧月歌殘鐵騎圍,銀濤風急鷁舟飛。
海山運並隨鰲盡,城郭身今化鶴歸。
琴怨詩愁春一雨,江南渭北淚雙霏。
與君厭聽桑田語,一笑游絲罥落暉。

又汪水雲者即南宋末年之宫廷樂師汪元量是也。吾曾細讀汪氏之〈增訂湖山類稿〉一書,故悉其人其事甚詳。兹録其生平如下: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後),南宋末詩人、詞人、宮廷琴師。字大有,號水雲,亦自號水雲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。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咸淳進士。南宋度宗時以曉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內廷。元軍下臨安,隨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時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獄中,汪元量不顧安危,時往探望,結下了深厚情誼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許可,出家為道士,離開大都還江南,暗中結交抗元志士,圖謀恢復宋室江山。與民族志士謝翱來往甚密。晚年退居杭州,為道士以終。汪詩多為記亡國之戚、去國之苦而作,後世有“宋亡之詩史 ”之譽。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評論道:“其詩多慷慨悲歌,有故宮離黍之感,於宋末之事,皆可據以徵信。”有《湖山類稿》五卷、《水雲集》一卷傳世。

戊戌仲夏大暑前六日記於碧湖。浩明。

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

好色如僧

〈好色如僧〉
讀7月6日報,悉宝蓮寺座元(1946/2018)釋建釗因癌病於昨日離世。記得他被報道在去年十一月与徒弟釋心慧尼姑同遊夏威夷,兩人在沙灘的親熱鏡頭被傳諸報端。更傳云二人在荃湾南天竺寺後之僭建豪華玻璃屋同居,又以公款為自己買逾千萬人寿保險等等。不禁令人搖頭嘆息。古人云:〈好色如僧〉一語真不虛也。又座元者乃禪林中之至高位也,比首座還高一級。寶蓮寺有座元若此,可以休矣。佛門中有僧若此,亦刼数也。

考〈好色如僧〉一詞見於清末民初之清史学家~孟森 (1868/1938)著之《心史叢刊(三集 心史筆粹)》。"元劉祁-歸潛志,載李屏山軼事:‘屏山在燕都時,與希顏、伯玉諸公游。李嗜酒,雷善飲啗,相爲戲言云。之純愛酒如蠅,希顏見肉如鷹,伯玉好色如僧。遂相與大笑。’之純卽屏山,姓李、名純甫。希顏者雷淵,伯玉者張瑴也。”

注: 瑴同珏,玉之雙者。
兹賦一律,以為此文作結。
〈好色如僧〉
僧尼墮孽海,破戒為情濃。
故事無中外,宗教有異同。 
火燒紅蓮寺,水漫紫霞宮,
幾點普提露,偏來两瓣中。

說陳寶琛記廣和飯莊飯敘七古一首


說陳寶琛記廣和飯莊飯敘七古一
讀髙貞白先生〈聼雨樓叢談〉之〈廣和居詩話〉一文。説到在北京宣武門外、北半截胡同,享有百年盛誉之南菜小館子~廣和居。店始於道光十一年(1831),歴經道光,咸豐,同治,光緖,宣統,到民國十九~二十年(1930~1931)才倒閉的。老店闗門之後,它的㕑子在西長安街開了家〈廣和飯莊〉,秉承了老店的名氣和傳統。起初生意亦甚鼎盛,到了1934年不知何因,老闆忽然自缢身死。此店就永逺消失了。原文甚長,頗渉清末民初遗老掌故,堪為下酒之物,不贅。
今僅擇文中所及之滿清遺老陳寶琛在1932年(民國廿一年),應友人汪荣寶,曹經沅之邀,同飲於廣和飯莊後所寫之一首七言古詩,以作談資。原文錄如下:
〈袞甫,纕衡正月十九日招集西長安街廣和飯莊,廣和居舊庖也〉
元宵既過廟市收,燕九1空巷為郊遊。
詩人渊居念氣類,廣座2設食勤命俦。
酒家逐時有代謝,風味依舊宣南3留。
潘魚江鼓4雖晚出,例以陶菜5美可羞。
曩時何翁6接衡宇,諸孫7捧杖勤相畴。
冷官遣閒但文酒,入林矧盡嵇阮流8。
再来孤星已向曙,壚下歲紀周復周。
孑遺樊郭9亦舍去,忍更扶路吟山丘。
使君10新歸主風雅,喜挈曹鄴11傳觥筹。
陵遷谷变况細瑣,一醉倘可忘千憂。
詩腸搜枯詎勝酒,幸君举白毋吾浮11。
談詩内容之前得了解一下席中人之身份及关係。
陳寶琛: 〈1848/1935)福建閩縣人,字弢庵,又陶庵。刑部尚菁陳若霖之孫也。同治戊辰科進士,纍官至礼部侍郎。光绪三十三年創建全闽師範学堂。宣統三年(1911)任溥儀師傅。民國元年淸帝遜位後,仍随溥儀修〈德宗本紀〉。1917張勳復闢時任内阁議政大臣。1933满洲國成立,拒任偽職。死謚文忠。
汪荣寶(1878/1933)字袞甫,又太玄。江蘇吴縣人。乃一清末民初之政治人物。就讀於早稻田大学,回國任教席於京師大学堂。民國時任眾議院議員。進歩党人。後纍出使日本及歐洲各國。
曹經沅(1891/1946) 字纕蘅,四川绵竹人。四川法政專門学校畢業,中華大学法学士。歴任政法要職。擅詩文,曾隨陳寶琛学詩。有〈借槐廬詩集〉傳世。
注:
1) 燕九: 似是〈萬人〉或〈燕市〉之誤植。燕市者今北京也。戰國時代燕國之首都也。晋-左思有”荆軻飲燕市,酒酣氣益震"句。 明-袁宗道有〈題瘦馬卷〉詩曰 ”時去黄金燕市空,愁來白練吳門短"之句。 清末汪精衛在行刺攝政王被執後有:"慷慨歌燕市,從容作楚囚"句。
又考袁〈題瘦馬卷〉一詩有〈愁来白練吴門短〉句。其中〈白練〉二字係喻白馬之意,其出處甚僻,頗值一述如下。
據《太平御覽》卷八百八引《韓詩外傳》:“(孔子顏淵登魯泰山,望吳閶門,淵曰:'見一〈匹〉白練,前有生藍。'子曰:'白馬藍芻也。"  其語譯是”孔子和顏淵登上魯國的泰山,望見吳國蘇州的閶門,顏淵說:'我看見門邊有一匹白絹,前面還有青色的生絹。' 孔子說: '那是白馬和青草啊。')"  在王充《論衡·書虛》中,還有更具體的描寫如下:“顏淵與孔子俱上魯太山。孔子東南望,吳閶門外有系白馬,引顏淵指以示之,曰: '若見吳閶門乎?' 顏淵曰: '見之。'  孔子曰: '門外何有?'曰:'有如係練之狀。'孔子撫其目而正之,因與俱下。下而顏淵發白齒落,遂以病死”。王充分析說:“蓋以精神不能若孔子,強力自極,精華竭盡,故早夭亡。”  此亦馬數稱〈匹〉之出典也。
又吳門即蘇州之閶門。
2) 廣座: 应指〈廣和飯荘〉之雅座也。
3) 宣南: 借指舊廣和居,因舊店原址在北京宣武門以南地区也。
4) 潘魚江鼓: 此廣和居名饌之稱也。潘魚者指由食客潘炳年創造之烹魚之法。實江南之五栁魚而已。又高氏原文注:"潘字耀如,福建長樂人。同治十年進士,授編修。官至四川夔州知府,与周福清(魯迅之祖父)為同年進士。
江豉,一般是指四川名産夹江豆鼓而言。此不明,待考。然此宴中之陪客曹經沅是四川人,故亦有可能是指以夾江豆豉入饌也。
5) 陶菜: 由陶鳬卿傳授之清蒸瑶柱魚肚塊烩白菜也。見其名已可想此菜之清鮮矣。
6) 曩時何翁接衡宇: 何翁是指何紹京也。紹京字子愚,湖南道州人。道光十九年(1839)举人。以詩詞書法鑑賞名於時。与其三位兄長(何紹基,何紹業及何紹祺)並稱何氏一門四傑。惜生卒年不詳。
7) 諸孫:应是〈詩孫〉之誤植。
何維樸(1842 -1922 )湖南道縣人。字詩孫,晚號盤止,亦號盤叟,又號秋華居士、晚遂老人,室名頤素齋、盤梓山房。何紹基之孫。以山水畫著稱,宗婁東派;書摹其祖何紹基亦得其形似。
陳氏原注: (予初居南半截胡同,与子愚先生斜對門,詩孫時為中書舍人。自後三徙,皆近廣和居。)
8) 嵇阮流: 指如嵇康,阮藉之輩。
9) 樊郭: 樊(原注:樊山),即樊增祥(1846—1931)字樊山,號雲門,晚號天琴老人。湖北恩施人。光緒進士,官至陝西布政使、護理兩江總督。辛亥革命後避居滬上。袁世凱執政時,官參政院參政。曾師事張之洞、李慈銘,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,又擅駢文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傳世。
郭(原注:匏庵),未詳,待考。
10)使君: 指是㑹之主人汪荣寶也。高注汪在1931年卸駐日公使歸國。
11)曹鄴:(816/?),晚唐詩人,字鄴之,陽朔人。曾任吏部郎中,洋州刺史,祠部郎中等職。擅五言古诗。反映社会現實,體恤民艱,頗能針砭時蔽。如〈官倉鼠〉:"官倉老鼠大如斗,見人開倉亦不走。健兒無粮百姓饑,誰遣朝朝入君口"。有〈曹祠部集〉傳世。作者以曹鄴喻曹經沅君也。
12)浮:罰酒也。白:酒杯也。成語有〈浮一大白〉之說,即乾罰酒一杯之意也。
戊戌仲夏浩明記於碧湖明苑雨䆫之下。

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

也談〈廣和居詩話〉


讀髙貞白先生〈聼雨樓叢談〉之〈廣和居詩話〉一文。説到在北京宣武門外、北半截胡同,享有百年盛誉之南菜小館子~廣和居。店始於道光十一年(1831),歴經道光,咸豐,同治,光緖,宣統,到民國十九~二十年(1930~1931)才倒閉的。老店闗門之後,它的㕑子在西長安街開了家〈廣和飯莊〉,秉承了老店的名氣和傳統。起初生意亦甚鼎盛,到了1934年不知何因,老闆忽然自缢身死。此店就永逺消失了。原文甚長,頗渉清末民初遗老掌故,堪為下酒之物,不贅。
今僅擇文中所及之滿清遺老陳寶琛在1932年(民國廿一年),應友人汪荣寶,曹經沅之邀,同飲於廣和飯莊後所寫之一首七言古詩,以作談資。原文錄如下:
〈袞甫,纕衡正月十九日招集西長安街廣和飯莊,廣和居舊庖也〉
元宵既過廟市收,燕九1空巷為郊遊。
詩人渊居念氣類,廣座2設食勤命俦。
酒家逐時有代謝,風味依舊宣南3留。
潘魚江鼓4雖晚出,例以陶菜5美可羞。
曩時何翁6接衡宇,諸孫7捧杖勤相畴。
冷官遣閒但文酒,入林矧盡嵇阮流8。
再来孤星已向曙,壚下歲紀周復周。
孑遺樊郭9亦舍去,忍更扶路吟山丘。
使君10新歸主風雅,喜挈曹鄴11傳觥筹。
陵遷谷变况細瑣,一醉倘可忘千憂。
詩腸搜枯詎勝酒,幸君举白毋吾浮11。
談詩内容之前得了解一下席中人之身份及关係。
陳寶琛: 〈1848/1935)福建閩縣人,字弢庵,又陶庵。刑部尚菁陳若霖之孫也。同治戊辰科進士,纍官至礼部侍郎。光绪三十三年創建全闽師範学堂。宣統三年(1911)任溥儀師傅。民國元年淸帝遜位後,仍随溥儀修〈德宗本紀〉。1917張勳復闢時任内阁議政大臣。1933满洲國成立,拒任偽職。死謚文忠。
汪荣寶(1878/1933)字袞甫,又太玄。江蘇吴縣人。乃一清末民初之政治人物。就讀於早稻田大学,回國任教席於京師大学堂。民國時任眾議院議員。進歩党人。後纍出使日本及歐洲各國。
曹經沅(1891/1946) 字纕蘅,四川绵竹人。四川法政專門学校畢業,中華大学法学士。歴任政法要職。擅詩文,曾隨陳寶琛学詩。有〈借槐廬詩集〉傳世。
注:
1) 燕九: 似是〈萬人〉或〈燕市〉之誤植。燕市者今北京也。戰國時代燕國之首都也。晋-左思有”荆軻飲燕市,酒酣氣益震"句。 明-袁宗道有题〈題瘦馬卷〉詩曰 ”時去黄金燕市空,愁來白練吳門短"之句。 清末汪精衛在行刺攝政王被執後有:"慷慨歌燕市,從容作楚囚"句。
又考袁句〈愁来白練吴門短〉之〈白練〉二字係喻白馬之意,其出處甚僻,頗值一述如下。
據《太平御覽》卷八百八引《韓詩外傳》:“(孔子顏淵登魯泰山,望吳閶門,淵曰:'見一〈匹〉白練,前有生藍。'子曰:'白馬藍芻也。"  其語譯是”孔子和顏淵登上魯國的泰山,望見吳國蘇州的閶門,顏淵說:'我看見門邊有一匹白絹,前面還有青色的生絹。' 孔子說: '那是白馬和青草啊。')"  在王充《論衡·書虛》中,還有更具體的描寫如下:“顏淵與孔子俱上魯太山。孔子東南望,吳閶門外有系白馬,引顏淵指以示之,曰: '若見吳閶門乎?' 顏淵曰: '見之。'  孔子曰: '門外何有?'曰:'有如係練之狀。'孔子撫其目而正之,因與俱下。下而顏淵發白齒落,遂以病死”。王充分析說:“蓋以精神不能若孔子,強力自極,精華竭盡,故早夭亡。”  此亦馬數稱〈匹〉之出典也。
又吳門即蘇州之閶門。
2) 廣座: 应指〈廣和飯荘〉之雅座也。
3) 宣南: 借指舊廣和居,因舊店原址在北京宣武門以南地区也。
4) 潘魚江鼓: 此廣和居名饌之稱也。潘魚者指由食客潘炳年創造之烹魚之法。實江南之五栁魚而已。又高氏原文注:"潘字耀如,福建長樂人。同治十年進士,授編修。官至四川夔州知府,与周福清(魯迅之祖父)為同年進士。
江豉,一般是指四川名産夹江豆鼓而言。此不明,待考。然此宴中之陪客曹經沅是四川人,故亦有可能是指以夾江豆豉入饌也。
5) 陶菜: 由陶鳬卿傳授之清蒸瑶柱魚肚塊烩白菜也。
6) 曩時何翁接衡宇: 何翁是指何紹京也。紹京字子愚,湖南道州人。道光十九年(1839)举人。以詩詞書法鑑賞名於時。与其三位兄長(何紹基,何紹業及何紹祺)並稱何氏一門四傑。惜生卒年不詳。
7) 諸孫:应是〈詩孫〉之誤植。
何維樸(1842 -1922 )湖南道縣人。字詩孫,晚號盤止,亦號盤叟,又號秋華居士、晚遂老人,室名頤素齋、盤梓山房。何紹基之孫。以山水畫著稱,宗婁東派;書摹其祖何紹基亦得其形似。
陳氏原注: (予初居南半截胡同,与子愚先生斜對門,詩孫時為中書舍人。自後三徙,皆近廣和居。)
8) 嵇阮流: 指如嵇康,阮藉之輩。
9) 樊郭: 樊(原注:樊山),即樊增祥(1846—1931)字樊山,號雲門,晚號天琴老人。湖北恩施人。光緒進士,官至陝西布政使、護理兩江總督。辛亥革命後避居滬上。袁世凱執政時,官參政院參政。曾師事張之洞、李慈銘,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,又擅駢文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傳世。
郭(原注:匏庵),未詳,待考。
10)使君: 指是㑹之主人汪荣寶也。高注汪在1931年卸駐日公使歸國。
11)曹鄴:(816/?),晚唐詩人,字鄴之,陽朔人。曾任吏部郎中,洋州刺史,祠部郎中等職。擅五言古诗。反映社会現實,體恤民艱,頗能針砭時蔽。如〈官倉鼠〉:"官倉老鼠大如斗,見人開倉亦不走。健兒無粮百姓饑,誰遣朝朝入君口"。有〈曹祠部集〉傳世。作者以曹鄴喻曹經沅君也。
12)浮:罰酒也。白:酒杯也。
戊戌仲夏浩明記於碧湖明苑雨䆫之下。

2018年7月2日 星期一

在朝鮮的唐碑〈神行禪師碑〉

20180618
戊戌端午節。讀髙伯雨〈聼雨樓随筆卷二之〈朝鮮的神行禅师碑〉一文。提及在唐代的古朝鲜新羅王朝的三塊唐碑。

公元532年新羅兼併伽倻後,在朝鮮半島上有百濟,高句麗和新羅三個國家鼎足而立。史家稱為〈朝鮮三國時代〉。 據《隋書/卷81》也載「百濟之先,出自高麗國」。考百濟傳說是高句麗創始者朱蒙的第三個兒子溫祚王於公元前18年在漢江南岸創建的。

其一是〈平百济碑〉。大唐顯慶五年(公元660年),新羅為百济所侵,求援於唐。高宗命邢國公蘇定方率水陸軍十餘萬赴援新羅,䧟百济都城扶餘,俘百济王,太子及官員七百餘眾。纪功立碑焉,故此碑乃唐人所撰書者。碑石四片在今韓國忠清南道扶餘郡,定林寺五層石塔(俗稱百济塔)底基之外。尚保存完好。

其二為〈劉仁願紀功碑〉。劉仁願亦唐初名将。曾两從太宗征伐高句䴡。高宗朝与蘇定方同平百济,留任都䕶。後百济旧將引高句䴡及倭人反,復為唐軍所敗後,劉始率師還朝。人為纪功立石,此碑之缘起也。碑亦唐人所撰書者。現猶樹立於韓國國立扶餘博物館大院。

其三乃高氏一文中所詳述之〈神行禪师碑〉矣。此乃唯一係韓人撰書之碑矣。

是石佚已久。拓本亦甚罕見。今僅在網上見到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馆藏有二册,其封面题字分别是;
〈一〉
右上小字: 断俗寺神行禅詩碑銘。
另行下小字: 新羅憲德王四年癸已立。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晉州智異山。
左上大字: 靈業書。

〈二〉
右上小字:沙門靈業。
左上大字:大家書法。

其三者乃高氏所述,舊藏於廣州東山〈敦復書室〉之一册拓本矣。其封面有朝人舊題曰:
〈晉陽断俗寺神行碑•靈業書•羅帖。〉
羅帖二字不解,其新羅碑帖意耶? 高說是題詞之時,新羅經己易鼎,故稱羅帖云云。

册内首頁有行書四行云:
"碑在晉陽断俗寺,
靈業者、新羅國王之子,
書法與金生埓云。
柔兆攝提格,白露節,延暉堂書。
引首盖〈暮雲春樹〉白文印。文末白文印二曰:〈泗水〉〈輝垣〉。

考:
*〈敦復書室〉: 址在廣州東山,乃文物鑑藏家羅原覚先生在1932年建成之藏書楼。室匾乃其挚友名詩人黄節所題。據樓本二層,解放後曾改建三層,面目全非矣。藏書亦分别捐贈与各地圖書館。港大亦受惠者之一云云。

*晉陽断俗寺: 位於慶尚南道晉州郡智異山東麓。新羅 •景德王廿二年,唐•廣德元年(公元763),寵臣大奈麻李純避世入山時所創,現今僅存礎砌斷碑。此寺入口之岩石上刻有〈廣濟〉〈岩門〉四大字,相傳為新羅文學家崔致遠所書。

*靈業: 即神行禪師(703/779)。曾往唐朝求法,得大照禅師弟子志空和尚授記。後返雞林(即新羅)居於斷俗寺,倡導群蒙。殁於代宗大歴十四年,寿七十有六。其書頗得右軍筆意。

*韓人金生乃唐時貞元間人,書家。少有書名。年逾八十,猶操筆不倦。行草皆入神品。

*〈柔兆攝提格〉係太隂紀年之命名法。即干支紀年之丙寅年。時為元和八年,公元813年。

*輝垣: 人名,疑是王族中人。此効中國王族之風,不署姓也。朝鲜朝有文宗名晌,字輝之。此君或為文宗之兄弟行。

*延暉堂: 朝鲜宫室中有麗暉堂之名,應係因人而名。或因此例,堂以人名。

*暮雲春樹: 成語,思念逺方友人之意。典出唐~杜甫〈春日憶李白〉詩中句。全詩如下: "白也詩無敵,飄然思不群。清新庾開府,俊逸鲍參軍。渭北春天樹,江東日暮雲。何時一尊酒,重與細論文。"

*泗水:俗稱回渊,高氏疑是百濟首都之一名泗泚者。應係效中國以名川来標榜族望者。

碑文乃新羅人金獻貞所撰。金氏亦曽入唐為官者。其起首曰:
〈皇唐衛尉卿,國相兵部令、兼修城府令,伊千金獻貞撰,東溪沙門靈業書。
考:
*衛尉卿: 唐代官職名。金献貞仕唐時曾居此職。
*國相兵部令、兼修城府令: 此金献貞返朝後所任官職。
*伊千:乃金氏郡望也。

戊戌立夏,浩明補記於碧湖明苑。

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

說梅花臂擱

日昨在普藝拍賣行以920元拍得檀木梅花臂擱一件。卜竹其形,長約十吋,寬二吋半,上下斜口,身带二節。靠上節處刻老梅一枝,曲幹虬枝,盤旋而上,然後忽而屈折而下,三两寒梅,點綴枝頭,頗具雅意。梅下以草書分三行刻咏梅詩一首。 下款另起一行,共四行。 此詩不悉其出處而草意似甚草率,不易解讀也。吾試釋之如下焉。詩曰:
孤芳能自信,何必在人知。殘雷初消
後,嚴寒又起時。絶無烟火氣,恰有两
三枝。仙客如相訪,休教鉄笛吹。
道光三年孟秋寉亭寫意。
考道光三年是公元1823年,距今2017己有194年矣。署名之”寉亭”不知何許人,然非清末民初之名士冒廣生(字鶴亭)則必矣。盖冒之生卒年為1873/ 1959也。
於網上所見刻上此詩並署此款之竹或木製臂擱,信筒或香筒不知凡幾。而詩中字句亦稍有出入。然俱恐為釋文之誤而己。從網上圖片与吾手上之臂擱字跡對比,其筆法大致相同而精粗則各有差異。由此可知市上膺品多不勝數也。而在中國內之拍賣價俱逾十千之值,可謂驚人。而人人皆謂自已所擁有者為道光三年所製之物,真可發一大噱也。此詩之原作者及刻者為誰,原物是臂擱還是香筒,材料是竹還是木呢? 實尚有待攷正也。
今日終於在網上搜到一篇由〈府東洗壼工〉君所撰一文〈古人書房的奢侈品-清朝的竹臂擱〉。文中詳細提到清朝留傳下來的數件源流有自的竹木臂擱。其中一件就是我剛買來的西貝貨。從傳世真品的烏木臂擱图片中,可清晰看到原來臂擱的形象和刻工。比我手上的仿製品精美多了。其行草寫法俱依規矩,故讀來不難,完全無須左猜右度也。梅花詩原文如下:
孤芳獨自清,何必在人知。殘雪初消後,嚴寒又起時。
絕無烟火氣,恰有两三枝。仙客如相訪,休教鉄笛吹。
道光三年孟秋月,鶴亭寫意。
然真品現在何處,文中無隻字提及也。相信应藏於某博物館中。
吾今雖得其膺品,然能於研究過程中自得其樂,亦老來一得也。又何悔焉! 是為記。
丁酉歲季春,浩明記於香澥。
註:圖一為膺品,圖二為真品。刻工及字跡之優劣、判若雲泥。

2017年2月11日 星期六

讀佛山梁園所二藏之寒香館法帖

石鼓俄傳山寺堂, 石門曾見蕤湖旁.
涛垂十丈驚人定, 鐘戴蓮花出馬當自註'石鍾, 蓮花, 馬當皆山名'
老地各天彭澤宰, 南秀北廣文郎.
直須性習兼, 亦可鴻名鳧欲.
陶廣文, 湖口兼致 潔士+一年翁之作.
 < 蠡園品>十二,   八大山人十三. 

卷末有梁九章跋一行. 圖上字跡模糊不清, 未能盡識. 大約為:
山人筆甚古超, x徑山xx原之寳梁九章.

:
1) 石鼓, 乃先秦時代遺留下來的十隻刻有文字之石墩. 今存北京故宮博物館.
2)‘, 花葉下垂貌, 網文俱作<>, 不解其由也.  
3) ‘驚人定乃指瀑布氣使人心神驚悸.
4) ‘石鐘山在江西九江, ‘蓮花山在廣東番禺, ‘馬當山在湖南.
5) ‘彭澤宰指陶潜, 因曾為彭澤令, 故名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6) ‘能南 即南宗的六祖惠能法師(638713,又作慧能,俗姓盧,唐代嶺南新州(今廣東新興縣)人. 相傳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,繼承東山法門,禪宗六祖. (北宗以神秀為六祖). 唐中宗追謚大鑑禪師.  陳寅恪稱贊六祖:特提出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之旨,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,摧陷廓清,發聾振聵,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!
7) ‘秀北 指禪宗北系六祖神秀(606-706), 俗姓李,洛陽尉氏.生於,博覽經史,聰敏多聞.諡大通禪師. 佛教禪宗五祖弘忍首座弟子,漢傳佛教禪宗的北宗開創者.
8) ‘廣文官職名-儒学教官也猶今之大学教授.
9) ‘鳧欲翔 字草書, 網上文章俱釋作,且作鳧(水鴨)不能飛解, 應誤我則釋<>, 作水鴨欲学大雁, 一飛冲天解也.
10) ‘湖口乃地名, 晉屬彭澤縣. 石鐘山即在其旁. 今為縣, 屬江西省九江市.
11) ‘蠡園在江蘇無錫. 以地處蠡湖西岸得名. 有網文釋為<黃竹園品>,乃將蠡字草書誤作黄竹二字, 應誤.
12)  八大山人(約16261705),,譜名𨨗,法名傳綮,刃庵,雪個,個山,個山驢,驢屋,人屋,道朗江西南昌,祖籍安徽鳳陽明朝宗室,寧王朱權九世孫. 著名書畫家. 清初畫壇「四僧」之一. 明亡後,心情悲憤,剃髮為僧,後改當道士年取八大山人號並一直用到去世其於畫作上署名時,常把「八大」和「山人」豎著連寫。前二字又似「哭」字,又似「笑」字,而後二字則類似「之」字,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

此篇中之拓夲照片, 乃日前往遊佛山<梁園> 時所攝者. 有文謂此詩有八大山人自書墨跡刻石拓本傳世,  未悉是否即寒香館帖也.    又謂和《詩抄》(汪子豆一九八六年《八大山人詩抄》第二十六至二十七頁.) 所錄,註解小有不同.  以未讀汪著, 未敢下判語也.
全文請訪我的博客 <http://macaooldfriend.blogspot.com/>參阅.

兹由網上多篇文章資料, 撮其精要, 整理成文, 以纪八大山人此帖之由.
<寒香館法帖>六卷乃清人梁九章(1787~1842)所纂刻者.    梁九章, 字修明, 號雲裳. 原籍顺德, 居佛山.   清嘉慶二十一年(1816年)應鄉试, 選為國史馆誊, 《大清一统志》编修.   事畢出任四川布政司, 再提拔為知州以親老, 辞官歸里不出. 梁擅画梅, 筆力秀逸古劲, 与“揚州八怪”之金冬心齐名,  為時所重.   喜鉴藏古今法書名画. 又以久居京城与鸿胪寺卿翁方纲,编修郭尚先,太守李威等善, 故先後集得書畫精品甚多.   後回里修 <寒香馆> 于汾水之畔,  与當時之<风满楼>, <筠清馆> 合称粤中三馆.  南北士大夫多慕名相与往来, 酬答文章诗词無虛曰.   晚年復鑽研醫学,著有《醫法精蕴》四卷. 逝年五十六.  友人吴炳南悼之以詩曰:“石多顽趣今無主,梅有花神亦哭君”, 可見其為人风雅.    生前所作詩畫多散佚, 今僅存《寒香馆法帖》六卷傳世.

< 寒香馆法帖> 刻石共85片,原藏佛山-西贤里 <寒香馆>中,  现存佛山 <梁园>.   刻石是清道光十六年(1836年)由知州  - 梁九章出資纂刻者.   民国《佛山忠義鄉志·卷十四·人物》中, 说他  “喜鉴藏古今法書名画,  刻有<寒香馆帖六卷>等傳世.  當時粤中鉴藏家有南海葉夢龍之<風满楼>,吴荣光之<筠清馆>及 梁九章之<寒香馆> 三家.  而今俱不存矣.   現在 ”佛山市博物馆” (即梁園) 所藏之《寒香馆藏真帖》全六卷.  收自唐至清-乾嘉时廿二家書迹.    卷一为唐人書,  包括懷素《千字文》, 李邕《奂上人帖》和唐临之 张翼, 王羲之等诸家手迹.   卷二為宋人書,  包括朱熹《去谷诗》和米芾《春和景明帖》.  卷三为元人書,  有趙孟頫《耕织图诗》廿四首,   鲜于必仁崐書李密《陈情表》,    张雨《龍虎山上元夜》等诗及俞和《一别匆匆帖》.   卷四為明人書, 包括方孝孺《離落隔烟火诗》,陈继儒書《梁武帝書评》, 王寵临褚遂良《陰符经》, 朱耷書陶广文《石鼓歌》, 金幼孜書《劉康民墓志铭》,  鄧锺岳书《歸去来辞》.   卷五为清人書, 包括张照临柳公權《蘭亭诗跋》, 刘镛《易说》,  张长史《题鲁公帖》等.      卷六為清人書,  有成親王临蘇东坡《松醪赋》和临趙子昂書《洛神赋》,  陈邦彦書《陀罗尼经》等.    帖后有梁九章题識, 述说刻石以傳古人遗墨俾垂永久之意.   據考证, 帖中之唐宋人書均為偽托者.
乙未歲夏, 浩明記於碧湖明苑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