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


楹聯叢話     清梁章鉅編著

嘉興<木(本)覺寺>中有<空翠亭>,乃唐僧初夢建寺時故迹. 又有<三過堂>, 壁間有岥公三詩刻,蓋坡公嘗三過此堂,詩見集中. 其前楹有石幢二,高二丈許,偉材也. 芸臺(清阮元,梁氏之座師也. 名重乾隆嘉慶两朝,歷任两廣湖南雲貴總督.國史館總纂,主持風教,學者奉為泰山北斗.)先生有題:
             惟唐代二幢, 是峨嵋山人未過前屋;
             此壁上三律,乃(非?)空翠亭僧初夢時詩.

吾初讀此联時有不解者二:
其一:峨嵋山人為誰?  後考<三過堂>蘇詩故事,知當指坡公及報本禪院蜀僧文及也. 盖軾及僧皆
         蜀人,峨嵋亦蜀山也.
其二: 壁上三律,坡公詩也. 公乃北宋時人,而僧初夢乃唐人, 宋人焉能在唐時寫詩? 按此,下联實
          不可解. 吾揣摩再四,疑「乃」字係「非」字之誤耳. 更改後意通而韻亦叶矣!  他日當再有
          請教於識者.

嘉興乃今浙江省的一個市,位置約在上海杭州和蘇州之間,是個歷史文化名城.自年前有了<高鐵>,從上海乘快車到嘉興只須廿分鐘車程而己.嘉興在春秋時名<長水>及<檇李>,秦稱<由權>.三國時為吳地,告帝曰此地有野禾自生,以為祥瑞,孫權乃賜名<嘉禾>. 後又改為<嘉興>.隋煬帝建大運河由杭州經嘉興到鎮江,使蒙舟楫灌溉之利而成江南重鎮,魚米之鄉. 然亦因此而成後世兵家必爭之地. 迄北宋時將鄰地<秀州>改為<嘉禾郡>,南宋時升為<府>,後又改為<嘉興軍>.明時復稱<府>,下轄七縣曰:嘉善,海鹽,平湖,桐鄉,秀水,南湖,崇德. 而今日之嘉興市下轄嘉善,海鹽二縣;海寧,平湖,桐鄉三市及秀州,南湖两區.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原文中之<木覺寺>,應為 <本覺寺>之誤植.梁章鉅文中謂該寺乃由一位名叫初夢的唐朝僧人所創建的. 宋時稱<報夲禪院>,見蘇詩.  

空翠亭: 乃元朝大畫家吳鎮筆下之<瀟湘八景>圖卷之首的 <空翠風煙>所在.
吾在壬辰歲首曾夤緣至嘉善走訪梅花道人-吳鎮故居及其墓址. 於其內之展舘中有幸得睹此卷真迹. 畫上註曰:「在縣西二十七里,<檇李亭>後<三過堂>(今己湮)之北. <空翠亭>四圍竹可十畝,本覺僧刹也.」又有詞云: (調寄<酒泉子>)
  「萬壽山前,圪立一亭名檇李.堂陰數畝竹娟娟,空翠鎖風煙.    騷人隱士留題咏,紅塵不
      到蒼苔徑. 子瞻三過見文師,壁上有題詩.」

考<三過堂>故事乃蘇轼三次訪浙過永樂-報夲禪院探訪文長老之事迹. 首訪記两人鄉里異地相逢, 傾談樂甚, 訂重訪之期,依依而別.  次訪則文己病重退院.二人無奈而別.  三訪僧己圓寂. 轼唏噓而去. 故事列如下:

宋熙寧四年,軾初過永樂鄉遊報本禪院,遇鄉僧文及,有詩題<秀州報本禪寺鄉僧文長老方丈>:
     萬里家山一夢中, 吳音漸己變兒童. 每逢蜀客談終日, 便覺峨眉翠掃空. 
     師己忘言真有道, 我除搜句百無功. 明年採葯天台去, 更欲題詩滿浙東.

詩謂此行過秀州永樂鄉遊報夲禪院,謁長老-文及,悉為蜀人,而軾之家鄉在四川眉山,故自稱蜀客.秀州在浙江嘉興境內,古為吳地. 文長老因離鄉己久,故聲談己帶吳音矣. 首句謂離鄉己久,至院喜遇同鄉文長老,傾談之下,鄉愁頓觧.乃有「便覺峨眉翠掃空」句,蓋峨眉山乃四川境內之名山也. 第七句則謂明年將會再來,因天台山正在浙江之東也.

两年後,軾赴常州賬灾,又過秀州,至院訪文師,時師己臥病退院. 軾題<夜至永樂文長老院,文時卧病退院>詩:
      愁聞巴叟臥荒村, 來打三更月下門.  往事過年如昨日, 此身半死得重論.
      老非憐土情相得, 病不開堂道益尊.  唯有孤棲舊時鶴, 舉頭見客憶長言. 

復一年,轼返杭州,再過永樂鄉至院,則文及己圓寂矣.軾復题詩以寄懷曰: 
      初驚病鶴不可識, 旋覺雲歸無處尋.  三過門間老病死, 一彈指頃去來今. 
      存亡慣見渾無淚, 鄉井難忘尚有心.  欲向錢塘訪圓澤, 葛洪川畔待秋深.

此詩之頷联,最富哲理,寓意最深.非歴經世故者不能道也!  年前吾摯友鍾耀輝兄病逝,吾亦借此句意,為五律一首以奠之曰:
       相濡卅八載,一日痛失君. 傷心仙嶺月,淚眼錦山雲. 
       難逃老病死,坦對去來今. 故人情永在,天地鑑余心.

蘇詩末二句乃<三生石上舊因緣>故事,以求再晤於來生也. 詳見<僧圓澤傳>. 錄如下:
 「洛師(指唐朝京師-洛陽, 又稱西都)惠林寺,故光祿卿李登居第。祿山陷東都(汴州開封府),登以居守死之。子源,少時以貴游子,豪侈善聞於時,及登死,悲憤自誓,不仕、不娶、不食肉,居寺中五十餘年。寺有僧圓澤,富而知音,源與之游,甚密,促膝交語竟日,人莫能測。
一日相約游青城峨嵋山,源欲自荊州沂峽,澤欲取長安斜谷路,源不可,曰:“行止固不由人。遂自荊州路。
舟次南浦,見婦人錦襠負甕而汲者,澤望而泣:“吾不欲由此者,為是也。”源驚問之,澤曰:婦人姓王氏,吾當為之子,孕三歲矣!吾不來,故不得乳。今既見,無可逃者,公當以符咒助我速生。三日浴兒時,願公臨我,以笑為信。後十三年,中秋月夜,杭州天竺寺外,當與公相見。”源悲悔,而為具沐浴易服,至暮,澤亡而婦乳。三日往視之,兒見源果笑,具以告王氏,出家財,葬澤山下。遂不果行,反寺中,問其徒,則既有治命矣(早己作安排矣)
後十三年,自洛適吳,赴其約。至約所,聞葛洪川畔,有牧童,扣牛角而歌之曰: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「三生石上舊精魂,賞月吟風莫要論;慚愧情人遠相訪,此身雖異性長存。」
呼問:“澤公健否?”答曰:“李公真信士。然俗緣未盡,慎勿相近,惟勤修不墮,乃復相見。”又歌曰:
              「身前身後事茫茫,欲話因緣恐斷腸 ; 吳越山川尋己遍,卻回煙棹上瞿塘。
遂去不知所之。後三年,李德裕奏源忠臣子,篤孝。拜諫議大夫,不就。竟死寺中,年八十。」


壬辰暮冬,時值大寒.  浩明記於香澥.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