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"端午",公眾假期。於港獨處過節。啖荆妻手包之粽作膳,又購烧肉—方以拜祖先。闲坐無聊,偶讀近代詩人陳本先生—篇写於五十三年前(1962 此乃我自澳門赴工作之首年,時年方十八〉之舊文 "香港文兿界聯合举行壬寅詩人節雅集啟" —文,方憶起"詩人節"亦即"端午節", 盖有奉屈原為壇主 之 意也。由文中得知〈詩人節〉之名乃始於1939 即民國廿八年,由”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”首倡者。其時抗日戰爭正方興未艾,實有以筆為槍之意在焉。今恐知此節之源者鮮矣!
考"端午"—詞先秦時己有之,唯乃”悪日”之代稱,故有 "五月之日带蘭為沐浴" 之記載。秦漢沿之,猶以辟悪之日視之耳。迄隋唐時方有纪念屈原之説,並以為 “節慶之日”。龍舟競渡乃始於唐。明時又稱 "女兒節",出嫁女倶於是日歸寜,清代亦沿之。如今人人皆知在此日揷菖蒲,吃粽子,扒龍舟之外,恐甚少人知有
"女兒節" 帰寧之俗及 '詩人節" 以詩言志之旨矣。
走筆至此,忽憶蘇轼晚年被貶官嶺南,在惠州過端午節,有冩赠朝雲的一首詞〈殢人嬌〉來。特錄以寄妻為致情意。盖我倆俱己年登花甲,早在維摩境界矣。吾亦要効東坡先生選—首好詞為妻書裙带也。
白髮蒼颜,正是维摩境界。空方丈,散花何礙。朱唇着㸃,鬢鬟生釆。這些箇,千生萬生只在。
好事心腸,著人情態。閑窓下,敛雲凝黛。明朝端午,待学紉蘭為佩。尋一首好詩,為書裙带。
乙未端午,浩明記於香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