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7月6日報,悉宝蓮寺座元(1946/2018)釋建釗因癌病於昨日離世。記得他被報道在去年十一月与徒弟釋心慧尼姑同遊夏威夷,兩人在沙灘的親熱鏡頭被傳諸報端。更傳云二人在荃湾南天竺寺後之僭建豪華玻璃屋同居,又以公款為自己買逾千萬人寿保險等等。不禁令人搖頭嘆息。古人云:〈好色如僧〉一語真不虛也。又座元者乃禪林中之至高位也,比首座還高一級。寶蓮寺有座元若此,可以休矣。佛門中有僧若此,亦刼数也。
考〈好色如僧〉一詞見於清末民初之清史学家~孟森 (1868/1938)著之《心史叢刊(三集 心史筆粹)》。"元劉祁-歸潛志,載李屏山軼事:‘屏山在燕都時,與希顏、伯玉諸公游。李嗜酒,雷善飲啗,相爲戲言云。之純愛酒如蠅,希顏見肉如鷹,伯玉好色如僧。遂相與大笑。’之純卽屏山,姓李、名純甫。希顏者雷淵,伯玉者張瑴也。”
注: 瑴同珏,玉之雙者。
兹賦一律,以為此文作結。
〈好色如僧〉
僧尼墮孽海,破戒為情濃。
故事無中外,宗教有異同。
火燒紅蓮寺,水漫紫霞宮,
幾點普提露,偏來两瓣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